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关系叫做可以。
有一种人的家,是你可以走进去后,倒了自己喜欢的饮料,然后随意走进她的书房,拿出电脑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没有说没有意义的寒暄,只是用背对她说那些反正就是你自己想说的话题。讲了老半天自己高兴的事情,然后才问她 “ 我们今天来这里干嘛?”。
然后就轮到她说一堆她想做的事情,听起来一样可以是我想做的事情,拍一拍桌子说“这个好耶!”交换一堆资料一堆link,几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。
“你不要讲了,我听不懂了。”
“不可以!我要讲完!”
“快点。”
然后心里会笑一下。
记得很久以前刚在社会工作时,自己从来不参与公司同事间的活动,除非是上司给了一些有意思的眼神通知后。一个不喜欢的同事走过来打招呼说:
“别来无恙吗?”
“你别来,我就无恙。”
然后他转回头就走了。
“我们是同事而已,不是朋友。”
我竟然可以若无其事地说过这样的话。
放工后,我喜欢回家。朋友的关系,我只是保留给学校的朋友。
但有些话是不用说出来。
现在回想,虽然没有恶意,但真的觉得自己那些年很奇葩,不懂是怎样混过去,还健全的。
几年前开始自己的工作室后,就真的没有任何共事的同事了。过了一年后才发现可以说话的对象真的太少了。有一天老公放工回家,我很激动地和他提起 ”今天终于有人和我说话呢!“。早上在公园走路时差点跌倒,一名路人和我说”小心点“。
这一句”小心点“太感动了,也提醒了自己不可以再这样在公园跌倒找和人说话的机会了。(阿哈哈哈啊哈!)岩岩遇到刚刚,随着*Yes Man 电影里的精神,反正谁刚好约我干嘛我就干嘛去,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。不认识的人随便就带我去参与了*BNI活动,虽然不太确定哪些人是可以合作,哪些是别来无恙的,但我可以接受这样的方式去认识更多为生活努力的人,尽管我一点都不活跃,我只是想看看,了解别人都在做什么,怎么做。
更庆幸认识了不是同事,可以是朋友的你:)
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,但其实只需要有一个没有冲突的点,再忽略掉其他不okay的点,至少在这个时间点,我们可以交流当下的想法和点子,真的很足够了。
:)
Comentarios